天氣預報
首頁
走縣域 看發展丨伊通縣:打造優勢產業新優勢
趙明日 王俊博 吉林日報記者 袁松年
日期:2022年06月04日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走縣域 看發展丨伊通縣:打造優勢產業新優勢

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出一條以伊通黃牛、果蔬等優勢產業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肉牛養殖循環一體化

占地60公頃的吉林省鎧繹農牧業循環經濟園區,配套五大功能區,構建起了集肉牛養殖、繁育及飼草料種植、飼草料加工、有機肥生產等肉牛養殖循環一體化模式,帶來了可觀的環保收益:園區年處理糞污6000噸,可回收秸稈2.3萬噸,年出欄肉牛500頭,帶動周邊30余戶農戶發展基礎母牛擴繁,每頭肉牛能為農戶增收3000元以上。

鎧繹園區是伊通縣肉牛養殖的縮影。伊通縣委、縣政府深入推進“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讓肉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優勢產業、縣域突破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2021年全縣肉牛養殖量達到59萬頭,同比增長18%。

依托肉牛養殖的強勁勢頭和黃牛養殖交易的基礎優勢,伊通縣謀劃建設伊通黃?,F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3億元,3年內可將園區打造成養殖種植標準化、旅游觀光特色化、三產融合的國家級示范園區。

“一村一品”構建新型產業鏈

伊通縣立足“黃金玉米帶”和“黃金水稻帶”,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為主要抓手,集中連片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優化結構,強化技術,全縣糧食總產量穩定在23億斤的階段性水平,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

積極構建新型產業鏈,圍繞中藥材、大榛子、櫻桃、藍莓、蘋果梨等特色種植產業優勢,做強做優“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已有13個鎮村被認定為省級以上種植類“一村一品”示范鎮村。其中位于伊通縣馬鞍山鎮的東風村,得益于推行“村企聯合+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戶”發展模式,種植的大櫻桃還遠銷北京、上海、深圳、貴州等地,深受客商及消費者喜愛。

智慧農業帶來高效率

日前,在伊通縣伊通鎮建國村和前范村水稻種植區,農機手連接無線信號,輸入正確點位、行株距參數后即可進行操作,正常行進時可以開啟無人駕駛模式。4臺智能插秧機正在插秧作業,一株株秧苗從苗盤上依次滑落,整齊有序地“站立”在水田中。省時、省工、省力的智慧農業,給水稻種植帶來了高效率和高收益。

伊通縣集中打造智慧農業示范樣板,建設重要領域數據資源中心、農業生產數字化平臺,以及農產品“三化”大數據平臺,已累計建成全程機械化示范區25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88.5%。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13.4萬畝,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61萬畝。同時依托種子龍頭企業,培育出“伊單”“稷秾”“巨豐”“育強”等種子品牌,年生產優質玉米種子1500萬斤。

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日加工稻谷300噸的永春米業有限公司,擁有優質糧食儲備庫、大型烘干車間,以及先進的流水生產線,展現著現代企業的嶄新風貌。像這樣的龍頭企業,伊通縣有將近50家。

近年來,伊通縣抓住國家和省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機遇,謀劃和培植各級龍頭企業,引領全縣畜牧養殖業蓬勃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全面提升。全縣糧食收儲庫點發展到93家,農民合作社發展到1884個,帶動3.8萬農戶人均增收3000元。擦亮民族文化旅游、火山溫泉康養、休閑觀光體驗等區域特色品牌,鄉村旅游2021年接待游客75.35萬人,旅游性收入4500萬元。


0
責任編輯:初慧
相關信息
吉 林 城 鄉 網 版 權 所 有 ,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權所有:吉林日報社(吉林日報報業集團) 投訴舉報電話:0431-88600732 備案號:吉ICP備18006035號 地址:長春市高新區火炬路1518號
流量統計: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
又肥又胖的大BBw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