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田園,錦繡斑斕,一統河畔,大美柳河。 “千村示范”,徐徐展開了柳河藍天白云、清水綠岸、繁星閃爍、鳥語花香的鄉間美卷。 產業興旺,鑄造了柳河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的致富鑰匙。 摘下“窮帽”,奔走在鄉村振興路上的柳河百姓,合力推開了富裕文明的幸福之門。 美麗生態引領綠色發展聽柳河鎮里仁村的老人們講,上世紀80年代初期,幾十座土坯房散落村子各處。這和如今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磚瓦房、干凈的硬化路,家家戶戶門口各色的果樹花卉反差鮮明。 村民李永勤說:“村里變化老大了,我們新房做了保暖,老紅瓦噴成黑亮瓦,就連倉房都換上了彩鋼瓦,圍墻統一成了板障子。家門口、路邊不僅有花,還有池子,多少年沒有的村部,現在也蓋好了?!?/p> 從“盼溫飽”到“盼環?!?,從“求生存”到“求生態”,里仁村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定義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村黨支部副書記高平告訴記者,2019年里仁村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獲“全國文明村”,2021年被列為通化首批規劃的“千村示范”村。這些稱號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千村示范”,里仁為美。按照以點串線、連線成片打造示范引領的原則,柳河縣確定了23個示范創建村。投入資金5573萬元,對各鄉鎮村屯道路、邊溝、垃圾處理等短板弱項進行建設改造,設置垃圾點、整治私搭亂建、鋪設瀝青路面,建邊溝、修障墻、改庭院、整居室,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大提升。 今年,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開展了金正榜——“五星示范戶”評選工作,各鄉鎮街道通過大力宣傳,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創評活動。目前全縣15個鄉鎮3個街道已完成評選公示,共計評選出五星示范戶3940戶。 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美麗生態,帶來美麗經濟。 立足于當地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柳河縣緊抓產業發展,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匯聚創新資源和鄉村人才,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 家住柳河鎮砬門村的燕洪巖有30多畝果園,這幾年,蘋果梨的收成一直不錯?!叭ツ甏謇锝斯杉庸S,梨再也不愁賣了?!毖嗪閹r盤算著,經過打皮、去核、擺盤、蒸箱、烘干加工的梨干比賣鮮梨能多賺三倍。 7年前,佟鋼放棄了自己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安口鎮樺皮村創辦了寶林堂公司,把家鄉軟棗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是他的目標。已發展到400畝的軟棗獼猴桃園,去年產量約在10萬斤左右。佟鋼說:“家鄉給了我溫暖,村民給了我溫情,我想做的就是繼續帶動更多農戶朝原生態農業方向發展,把家鄉特產做大做強?!?/p> 柳河縣在原有致富產業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投入,去年投資5293萬元重點實施了溫室大棚、肉雞養殖、林蛙養殖等17個產業規模較大、產權歸屬鄉鎮、收益覆蓋全鎮的產業項目。目前,這些項目在一季度全部投產使用,預計可為各鄉鎮增加收益500余萬元。 今年,柳河縣繼續投入8800余萬元,新建產業項目9個,新建草莓種植園區,擴大全縣草莓大棚種植規模。同時新建4個500頭肉牛規模養殖項目和果蔬大棚、糧食倉儲、農機具購置、種雞擴繁等項目,帶動脫貧人口增收。 美麗生活繪就幸福圖景院子里的蜂箱、山上的大果榛子、地里的中藥材……從貧困戶到如今的養蜂能人、榛子大戶,安口鎮長安村的王立明用勤勞的雙手努力推開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之門。 妻子的一場病,把王立明一家拉入了困境。2016年,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王立明趕上了脫貧攻堅的時代機遇,在省蜂研所、村兩委和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他發展起養蜂事業。 “從三箱老本繁育到十幾箱,再到現在的50箱,在好政策的幫扶下,養蜂越來越順手了。2018年工作隊免費給的1000棵榛子樹去年也產果了,一年純收入在4萬到5萬元?!别B蜜蜂、種榛子、種藥材,王立明如今年收入已過10萬元,抱著他2歲多的“二寶”,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脫貧摘帽是美麗生活的起點。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柳河縣乘勢而上,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首要任務,持續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增收。 在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柳河縣下足功夫。分兩期建設的光伏扶貧產業園區總投資2.02億元,去年,光伏扶貧電站平穩運行,發電3283萬度,共分配收益1171.1萬元。 鞏固脫貧成效、穩定產業基礎、推進鄉村振興。全縣成立了13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項推進組,建立了防貧工作專班推進機制,統一組織做好監測幫扶和系統管理。各村建立了防止返貧“聯保聯防”工作機制,設立聯保單元1978個,形成網格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