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溢金,沃野傳情。金秋時節,廣袤的梨樹大地上一片生機盎然、豐收在望的景象。站在梨樹縣全國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放眼望去甚是壯觀,綠茵茵的秸稈上玉米棒格外粗壯、籽粒飽滿。 記者走進梨樹縣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來自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農業專家們正在對這個地塊進行理論的測產驗收。 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王艷麗向記者介紹道:剛才我們對宏旺合作社這塊玉米地進行了測產,他的這塊地采用了“梨樹模式”種植,通過我們理論測產,產量是達到了27678斤一公頃。 “通過專家測產給出的產量,我心里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今年雨水比較大,越是特殊時期越考驗品種、技術和管理,現在看來還沒有影響到我們的產量,這主要是得益于“梨樹模式”打造的升級版,為我們種植玉米提供了堅實保障”梨樹縣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鏑向記者說道,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梨樹縣在總結好“梨樹模式”四種保護性耕作方式的基礎上,探索實施了穩產、高產、高效的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2.0”升級版,以300公頃土地相對集中連片為一個實施單元,共建設了36個生產單元。今年,梨樹縣落實播種面積393.9萬畝,其中落實玉米播種面積338.5萬畝,占玉米播種面積的89%,實現了適宜推廣地塊全覆蓋。 |